ng体育智能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及工业生产体系直接提供技术设备的战略性产业。近几年,随着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下游应用市场的繁荣及“中国制造2025”的深入推进,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发展。汽车制造业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现代工业中生产装配线应用最早、生产装配技术最为成熟的产业。汽车智能制造是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为基础,与大数据、人工智能、5G、自动化等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后,具有自我感知、自我学习、自我决策、自我执行、自我适应等智慧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近年来,我国汽车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深度和广度逐步提升,以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产业体系初步形成。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繁荣,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国内汽车智能装备企业的壮大,少数技术实力雄厚、生产规模较大的汽车智能装备供应商已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甚至跻身为国际一流的智能装备生产商。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2686.4万辆,同比增长3.4%、2.1%,汽车产销总量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一。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2年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688.7万辆,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同比分别增长96.9%、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较前一年提升12.1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6%,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7.5个百分点,高于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3.5个百分点。受益于汽车行业良好的发展前景,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将不断攀升,汽车智能制造装备市场空间广阔。一方面,为了进一步节约成本及加快生产效率,整车厂商对智能化生产线的技术要求和需求不断提升,加大自动化生产线和绿色工厂等新兴汽车产业技术方面的投入成为必然;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汽车产业的发展,国家战略引导汽车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在“一带一路”等一系列国家政策引导下,汽车智能装备产业随着中国车企走入海外市场。根据EVTank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2022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957.7GWh,同比增长70.3%,其中全球汽车动力电池出货量为684.2GWh,同比增长84.4%;储能电池出货量159.3GWh,同比增长140.3%;小型电池出货量114.2GWh,同比下滑8.8%。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在全球市场占比进一步提升,出货总量达660.8GWh,同比增长97.7%,占据全球总出货量的69%,较前一年提升约10个百分点。EVTank预计,到2025年和203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的出货量将分别达到2211.8GWh、6080.4GWh,其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2.8%。从新能源汽车领域看,2022年1-12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294.6GWh,累计同比增长90.7%。从储能领域看,2022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到130GWh,同比增速达170%,有望成为锂资源需求的第二增长极。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电化学储能的广泛应用,锂电池回收利用关乎我国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废旧电池通过再生利用实现“一材多用”成为必然趋势。锂电池中含有大量可回收的锂、钴、镍等高价值金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国内资源供给,对保障我国资源安全有重要意义;同时,使用再生材料将有效降低碳排放,是新能源产业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从回收端来看,2022全年国内回收废旧锂电共300,258吨(包含电池、极片和黑粉形态的回收废料)。其中,废旧电池回收量68,141吨,占比23%;废旧正极片回收量99,024吨,占比33%;废旧黑粉回收量133,093吨,占比44%。2022年锂电池回收市场景气度高、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锂电池价格上涨,锂电池回收利用经济效益凸显,锂电池企业回收处理积极性高,部分历史积累的废旧锂电池也在2022年进行集中处理,带动废旧锂电池处理量大幅增长。《“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我国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其中,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行动为重点行动之一。欧盟修订新法案,对所有电池设定最低回收率及材料回收目标,旨在促进电池整个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循环经济和零污染目标。根据SNE Research预测,以金属含量为基础计算,预计2025年全球锂电池回收(包括废电池和废料)市场规模为78.6万吨,2030年将达到143.6万吨。随着全球锂电池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未来退役电池的规模以及电池边角料的量将会快速增长,加上各级产业政策、行业规范陆续出台,锂电池回收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钢铁行业是仅次于火电的碳排放产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发展短流程电炉钢炼是促进钢铁行业碳减排的有效手段,而提高废钢利用率则是发展电炉炼钢的前提。2022年2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推进废钢资源高质高效利用,有序引导电炉炼钢发展,到2025年,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的比例提升至15%以上,力争达到20%。从废钢资源和消耗情况来看,近两年国内废钢供需基本面处于偏紧态势。根据中国废钢应用协会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生铁产量86,383万吨,同比下降0.8%;粗钢产量101,300万吨,同比下降2.1%;全国废钢铁资源产量总量为25,978万吨,同比下降6.43%。综合废钢比20.73%,同比减少1.17个百分点;电炉钢比9.69%,同比减少1.01个百分点。2022年,受到钢厂亏损以及废钢经济效益不佳等因素的影响,废钢消耗呈现出明显下降,同时,受到房地产及工业机械行业低迷等因素的影响,废钢供应端呈现出同步下降的态势。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未来我国废钢使用比例将大幅提高,也将带动废钢加工设备需求的增长。2023年2月,工信部表示,要实施资源综合利用提质增效行动,推动溯源管理全覆盖,加强废钢、废纸等再生资源行业规范管理,培育上百家综合利用骨干企业,2023年力争实现废钢铁利用量达到2.65亿吨。随着国内经济趋稳回升以及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实施等,钢铁需求有望得到改善。未来,我国废钢铁产业未来将是以废钢铁加工配送中心示范基地及大型废钢铁企业为引领,运用区块链+废钢铁场地运营管理系统项目、废钢智能化自动检验系统、配备高效节能环保的废钢铁加工装备,加强规范管理、进一步完善废钢加工配送体系。报废汽车是典型的综合型再生资源,可以提供钢材、有色金属、贵金属、塑料、橡胶等材料。汽车拆解产业链以拆解为中心,向上游延伸至报废车的回收,向下游延伸至零部件的再生、金属与非金属再利用,对环保、节约资源、推动循环经济、降低碳排放有重要作用。据公安部统计,2022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17亿辆,其中汽车3.19亿;全国有84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同比增加5个城市,当汽车保有量趋于饱和,回收、精细化拆解及高值化再利用必然成为处理每年所产生的大量报废汽车的最佳方式。2022年5月、6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部门连续出台《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等重大政策,进一步强调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在未来能源体系中的引领作用、细化各类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锚定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2023年3月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2023全球风能报告》。报告预计,到2024年,全球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将首次突破100GW;到2025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也将再创新高,达到25GW;未来五年全球风电市场新增并网容量将达到680GW。进入2023年,全球范围内快速调整的政策环境已为未来几年的加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报告预计未来五年平均每年风电新增装机将达到136GW,实现15%的复合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统计数据,2022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风电装机37.63GW,同比减少20.9%。根据国内风电整机行业招标数据,2022年风电整机单价较2021年下降超20%。国际市场上,国外风电行业因普遍受到通货膨胀、人工成本、俄乌冲突、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国际头部风电整机厂商连续亏损,生产节奏有所调整和放缓。2022年受到国内外形势的影响,风电行业面临的挑战加大。国内风电行业延续2021年补贴退坡的平价时代进一步回归完全竞争市场,同时铸件方面,2022年原材料价格受国际行情及国内调控的双重影响持续高位运行,三大主材(生铁、废钢、树脂)价格在2022年下半年有所回落但对比历史价格仍在高位。因此,2022年风电新增并网装机量下滑,且原材料价格上浮,进一步挤压获利空间。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生产的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占全球市场份额70%以上。我国风电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已具备大兆瓦级风电整机、关键核心大部件自主研发制造能力,建立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风电产业体系。在双碳目标引导下,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提高清洁能源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与我国政府的政策导向,以风电为代表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将迎来历史发展机遇。短期内行业需要面对补贴取消后竞价上网、风电单机招标价格逐步回落且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局面。一方面整个行业面临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通过技术迭代实现成本降低,行业有向技术先进、管理规范、成本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聚拢的趋向;另一方面由于风机主机等投资成本的下降,将进一步刺激装机规模的扩大,市场容量和规模将得到有效拓展。公司立足于“诚信、勤勉、创新、共赢”的企业价值观,围绕“致力于服务汽车全生命周期”的企业愿景,已形成四大产业方向,分别为以汽车智能装备及散料输送设备为主的智能装备产业;以锂电池回收及循环利用为主的锂电池循环产业;以再生资源加工装备及报废汽车回收再利用业务为主的循环装备产业;以风电铸件业务为主的重工机械产业。智能装备业务为公司的立业之本,业务涵盖汽车智能装备及散料输送设备。公司汽车智能装备业务提供汽车整车制造装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及运维的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包括以柔性输送系统、自动化装备系统、智能检测系统、智能物流系统为核心的汽车总装生产线系统、以工艺设备、输送设备及电控系统、智能中控系统为核心的汽车涂装生产线系统、车身自动化储存系统、远程故障诊断分析与预测维修等,主要客户包括理想、特斯拉、比亚迪002594)、蔚来、宝马、长安、本田、丰田等国内外知名汽车整车企业。散料输送设备业务以公司全资子公司铜陵天奇开展,主要产品为各类带式输送设备,广泛用于电站、化工、冶金、矿山、煤炭、港口、建材及轻工等行业,主要客户为国内大型工程建设企业、大型钢铁及冶金企业等。锂电池循环业务专注于锂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及再生利用。公司围绕六大渠道(电池生产商、电池应用商、电池银行、社会资源回收商、汽车后市场服务商、互联网及电商平台)开展锂电池回收体系建设。联合整车厂、电池厂、电池银行、汽车后市场服务商、互联网平台,建立覆盖电池装车、电池(新能源汽车)销售(金融方案)、电池维保、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再生利用的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闭环,以服务深度融入电池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形成服务+回收的商业模式;同步深度绑定整车厂、电池厂共建锂电池回收循环利用产能,基于整车厂、电池厂的资源优势及资金优势,输出公司装备技术及工艺、项目建设、生产管理等优势,共同打造锂电池全生命周期合作闭环,共建锂电池循环利用生态圈。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子公司天奇新动力300152)专注于锂电池梯次利用产品与服务,聚焦换电、储能等梯次利用领域细分市场,联合产业链上下游拓展电池检测、电池金融、电池残值评估专业服务,以“互联网+”的业务模式,打通电池全生命周期数据链,以数据驱动“车、网、站、电池”协同,构建绿色能源服务生态圈。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核心子公司天奇金泰阁深耕锂电池资源化利用行业二十余年,专注于三元锂电及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循环利用,已获准为《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其主要产品包括硫酸钴、氧化钴、硫酸锰、硫酸镍、氢氧化亚镍、碳酸锂、电池级磷酸铁等,广泛应用于电池材料行业、磁性材料行业等。现已具备年处理10万吨锂电池的规模(三元锂电池5万吨及磷酸铁锂电池5万吨),形成产品规模:年产钴锰镍合计12,000金吨、碳酸锂7,500吨、电池级磷酸铁11,000吨。回收率水平位居行业前列(三元锂电池:钴镍平均回收率达98%,锂平均回收率超88%;磷酸铁锂电池(中试):磷酸铁平均回收率达95%,锂平均回收率超90%),具备实现锂电池全部金属提取工艺,具备较高柔性化生产能力,且在产能规模、产品系列化程度、产品品质等各方面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循环装备业务包括再生资源加工设备业务及报废汽车回收再利用业务。再生资源加工设备业务以控股子公司天奇力帝(湖北)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专注于环保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业务涵盖废钢加工设备、报废汽车拆解设备、锂电池破碎设备、磷石膏综合处理装备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及节能环保设备与服务,下游客户包括大型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废钢加工企业、报废机车回收拆解企业等。报废汽车回收再利用业务以子公司宁波回收为核心开展,围绕宁波及周边地区开展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业务,已形成“回收-精细化拆解-分选-核心零部件再制造”的产业链模式,最大程度地实现报废汽车无害化、资源化、高值化处理。公司重工机械业务为重工装备铸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风力发电、塑料机械、船舶动力等下业提供铸件产品配套。主要产品为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用轮毂、底座、轴承座、行星架等,主要客户包括GE能源、恩德能源、远景能源等国内外风电行业巨头。公司重工机械业务核心子公司江苏天奇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能达7.5万吨,拥有铸件工艺设计、模具设计制造、毛坯铸造、机加工到表面处理的全套生产能力,已通过ISO9001、ISO14000和ISO18000等管理体系认证,已取得CCS中国船级社工厂认可、DNV挪威船级社工厂认可、LR英国劳氏船级社工厂认可等船级社工厂认证。公司装备业务(智能装备、循环装备、重工机械)对外采购主要包括设备材料采购、工程分包、劳务采购等,总体上采用“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采购中心根据订单情况确定采购计划并编制采购订单,根据采购/分包的具体内容、性质、规模、复杂程度等,通过询价、比价、招标或直接委托等方式确定供应商或分包商。公司及子公司大额采购订单由采购中心统一执行,负责询价、招标、采购等工作,通过产品质量、供货能力、服务能力等要素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生产模式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公司产品为定制化的大型非标装备,因各个客户对产品规格、性能等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公司依据合同的定制要求进行产品设计,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生产计划。公司装备业务主要采用直销的销售模式。销售团队在承接项目前与客户充分交流,了解客户需求,制定项目规划方案及技术方案;结合客户预算、项目成本及竞争情况等因素制定项目报价并参与客户组织的招标,中标后签订技术协议及商务合同;签订合同后机械、电气技术人员分别细化设计方案并投入生产(根据实际生产计划情况确定自行生产、外协加工、整体外包)。公司装备业务实行项目制管理,项目实施需经过设计、生产制造、发运、安装调试、验收及售后服务几个阶段,项目组根据合同约定时间确定项目推进计划,跟踪协调项目现场、公司内部制作、外协外包及项目整体进度把控(包括货物发运、安装调试、验收及售后服务);项目实施完成后,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远程诊断系统向客户提供及时高效的售后服务,收集客户反馈,同时持续追踪客户需求,进一步增加客户粘性。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主要采取即时订单采购的方式,采购部综合考虑生产需要、实际库存情况及对市场情况的预判,向社会贸易商发送采购订单或参与电池厂招投标以采购原料。采购价格按照钴、镍、锂金属市场价格及市场约定的采购系数确定。公司锂电池循环板块采用连续生产模式,根据年度生产计划组织实施。根据销售指标、产品库存、产能规模以及销售合同制定生产计划,严格把控生产各环节,确保产品品质、回收率以及回收效率。销售模式包括直接销售及受托加工两种方式。直接销售:销售部负责市场及客户开发,与新客户开展业务前需要进行现场考察、样品认证等程序。通过客户认证后,再根据客户需求签订销售合同及订单。公司与客户签订销售订单时,就具体规格型号、采购数量的产品提供报价。产品价格参照各类金属盐的市场价格及确定。受托加工:由客户提供主要原材料,公司按照客户要求代为加工相应产品并收取加工费,加工费根据市场行情由公司与客户协商确定。2022年,公司紧跟“十四五”发展战略,围绕“致力于服务汽车全生命周期”的企业愿景,锐意进取,经过不懈努力,全年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5,121.64万元,同比上升15.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9,848.35万元,同比上升31.75%。智能装备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53,383.66万元,同比下降2.27%,毛利率18.67%,较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锂电池循环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69,588.41万元,同比上升89.24%,毛利率20.54%,较上年下滑15个百分点;循环装备实现销售收入40,275.03万元,同比下降11.05%,毛利率14.02%,较上年下滑3个百分点;重工机械业务实现销售收入66,039.33万元,同比下降12.18%,毛利率8.01%,较上年下滑1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公司智能装备业务新签订单15.50亿元,其中汽车智能装备业务新签订单12.45亿元,新能源汽车项目占比68%。报告期内,公司智能装备板块承接Tesla、理想汽车、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华晨宝马、一汽奥迪、长安福特、奇瑞新能源等多个汽车智能装备项目,并成功交付了上海特斯拉焊装项目、常州理想汽车总装项目、安徽大众总装项目、广汽丰田五厂总装项目、长亚迪总装项目等。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电池环节成为整车厂布局的核心环节,车企逐步入局电池领域。公司成功承接长安福特杭州生产基地电池线项目、华晨宝马大东工厂电池物料线,破局拓展整车厂电池产线相关业务。公司智能装备板块持续发力海外市场,已设立美国子公司、欧洲子公司,支持当地市场的业务开发、客户维护、项目实施及售后服务;公司与国际知名涂装设备供应商GEICO深度合作,基于双方多年业务合作关系,双方已在国内设立合资公司天奇杰艺科涂装工程技术(无锡)有限公司,借助双方在全球汽车智能装备的技术优势、行业资源,共同深耕全球汽车智能装备市场,助力公司开拓国内涂装装备业务并同步拓展海外总装装备业务。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汽车行业进入了新一轮资本开支提升周期。大量传统车企通常以改造原有产线生产新能源车型,新能源汽车品牌持续新建产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公司在汽车智能装备市场积累了大量项目设计、实施经验,具备技术水平、成本控制以及项目管理等综合竞争优势,能够助力公司在新能源汽车装备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为公司近年来重点投入发展的战略业务。报告期内,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快速发展,锂电池产业链整体景气度持续提升,下游客户对钴、锂、镍产品的需求强劲增长带动市场高度关注锂电池回收行业。2022年,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中,钴锰镍合计产销量分别为3,337金吨、3,145金吨,碳酸锂产销量分别为1,907吨、1,861吨。报告期内,公司基于智能装备及循环装备领先的自主研发及制造能力,成功研发废旧锂电池物理破碎绿色环保工艺技术解决方案,并应用于天奇金泰阁无害化拆解破碎中心。该破碎中心应用先进的智能化环保破碎成套技术,集成包括自动化仓储、AGV搬运、自动上料、带电破碎、无氧裂解、梯级精破分选、真空无尘收粉、自动计量分装、RTO废气处理等技术及设备,具备工艺流程短、节能环保、智能化程度高等优势,在国内锂电池回收行业首创,能够充分实现锂电池回收处理全过程自动化、清洁化、无人化、连续生产。天奇金泰阁扩产技改项目于2022年四季度建成投产,废旧三元锂电池处理规模由年处理2万吨提升至5万吨;同时,下半年为应对回收行业竞争激烈及采购价格持续攀升的市场情况,天奇金泰阁改造原有产线快速投产镍中间品氢氧化镍钴富集物(MHP)加工业务。此外,公司积极拓展“废料换新料”的受托加工业务模式,充分利用现有产能并一定程度上减少金属价格波动的不利影响,同时基于天奇金泰阁领先的工艺水平和技术优势,在加工费基础上能够获取一定副产品的收益。随着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占有率及退役量逐步增长,且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及储能市场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开展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处理业务势在必行。2022年二季度,锂电池循环板块核心子公司赣州天奇循环环保有限公司启动投资建设年处理15万吨磷酸铁锂电池环保项目(一期),一期项目规划产能为年处理5万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将形成年产磷酸铁约11,000吨及碳酸锂约2,500吨的产品规模。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全面调试阶段,将尽快投产。该项目采用国内领先的磷酸铁锂电池全组分回收技术,采用湿法冶炼短流程一步浸出再生技术。根据中试情况,磷酸铁平均回收率达95%,锂平均回收率超90%,产品性能已获多家客户认可。赣州天奇循环以电池材料企业的要求和标准打造高规格、智能化、数字化示范工程,结合公司在智能装备领域的先天优势,实现生产流程标准化、智能化、数字化、可视化、绿色化,彰显公司在智能装备集成、项目建设、生产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与实力,为公司后续绑定头部资源共建产能提供良好的示范效应。随着磷酸铁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领域的广泛应用,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循环利用将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公司在磷酸铁锂电池回收领域已具备技术、规模优势,未来该业务有望成为公司锂电池循环产业新的盈利增长点。渠道建设方面,公司围绕六大渠道,加速布局“服务+回收”的商业模式,深度绑定头部资源共建产能。报告期内,公司与京东科技展开战略合作,共同搭建废旧电池“互联网+回收”平台及全国性废旧锂电池回收体系。2023年3月10日,公司联合京东科技、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北京市资源强制回收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四方共建的国内首个锂电循环产业互联网平台“锂++”()正式上线。该平台致力于促进生态各方构建锂电池循环产业市场机制,推动废锂电池收集、仓储、运输、梯次利用、拆解处理、再生利用产业链融合和规范化运作,以技术创新和数字化驱动促进锂电池循环利用,探索锂电池回收领域的新模式,并通过引入供应链金融科技,助力产业链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报告期内,天奇金泰阁、宁波回收、吉林东利物资、参股公司欧瑞德、深汕乾泰技术及其他5家企业与一汽集团联合申报成功入选《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企业名单》,公司与一汽集团将围绕《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实施方案》开展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汽车核心零部件再制造、动力电池回收综合利用等领域的全方位深度合作。报告期内,公司与爱驰汽车有限公司、参股公司万高(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拟在动力电池服务及管理、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海外市场电池回收业务等方面开展合作,构建深度战略合作关系,携手共建新能源动力电池运营及售后服务体系,促进回收资源化利用产业闭环。2022年12月公司与斯泰兰蒂斯(上海)汽车有限公司签署长期服务协议,未来5年内公司为其提供覆盖全中国市场的退役锂离子电池回收及循环利用服务,建立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保证废弃锂电池有序回收及规范处理。2023年4月10日,公司与Stellantis集团签署备忘录,双方将继续寻求包括废旧车辆回收及拆解、动力电池再制造及回收在内的汽车循环产业领域多方面的合作机会,期望通过各自技术优势及产能结合,成为中国汽车循环产业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此外,未来公司拟与Stellantis集团就海外市场的合作展开交流,共同拓展海外市场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业务。2022年12月公司参股诚通生态并于2023年3月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诚通生态与力神电池同属诚通集团旗下企业,诚通生态为诚通集团开展锂电池循环业务的主要平台,未来,公司将与诚通生态、诚通集团围绕共建产能、合作孵化电池银行项目、共建回收生态体系、共享产业资源等多方面展开战略合作,推动双方在锂电池循环领域合作共赢,深化公司布局锂电池回收循环产业的广度与深度。2023年2月,公司与蜂巢能源签署《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湿法冶金项目合资协议书》,双方拟成立合资公司开展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公司与蜂巢能源共建产能系公司探索与电池厂共建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生态圈的实际落地,发挥双方在技术、资金、原料、规模、生产管理、行业资源等优势,实现锂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和促进双方业务的快速增长和全面提升。双方以资本为纽带深度绑定,共同打造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闭环。报告期内,公司分别与星恒电源、海通恒信、广州华胜、山西物产集团、陕煤技术研究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合作联通开展锂电池回收及循环利用各个环节,构建“服务+回收”“互联网+回收”并覆盖国内外市场的锂电池回收体系,共同打造锂电池全生命周期合作闭环,共建锂电池循环利用生态圈,形成具有天奇企业特色的锂电池服务及循环体系。报告期内,公司循环装备业务新签订单5.4亿元,同比上升72%。公司控股子公司湖北力帝机床因地制宜,结合宜昌市丰富的磷矿资源储备以及全国领先的磷化工产业集群,成功研发并销售磷石膏综合治理装备;应对公司锂电池循环板块再生利用业务需求,专注研发制造锂电池自动化拆解装备、锂电池智能破碎装备,已成功投产运行;优化改良优势产品废钢加工装备,通过技术进步、工艺改善提升产品性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紧跟客户需求,进一步开拓汽车拆解装备市场,提出符合客户发展需求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加深与优质大客户的合作关系,积极培育和拓展具有潜力的战略性客户,抢占市场机遇。报告期内,湖北力帝机床持续内部精细化管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加速资金回笼,进一步提升经营质量。报告期内,公司重工机械业务新签订单7.09亿元。2022年国内风电市场继2021年补贴退坡后进入平价时代,国内风电设备供应链整体稳定性不足,国内外头部风电主机厂调整投产进度。风电市场需求不足且原材料价格高企,进一步压缩毛利空间。报告期内,公司重工机械板块持续强化内部管理,生产端优化工艺、降低生产各环节损耗、降低废品率从而控制生产成本并提升生产效益;销售端积极推动新产品的研发销售、开拓新市场并开发新客户,调整客户及产品结构,根据市场价格及生产需求适时调整采购策略,进一步提升整体经营效益。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聚焦主业发展、处置闲置低效资产,持续开展子公司管理改革,进一步释放子公司股权。报告期内,公司对外转让天奇设计院80%股权、以天慧科技85%的股权对参股公司优奇智能增资、出让欧瑞德控制权引入新投资人以进一步扩大其业务规模、推动铜陵天奇蓝天管理层入股。公司以智能装备业务、锂电池循环业务为主要发展方向,全面整合优势资源,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公司持续盈利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实施了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部分的授予。本次预留授予股份数量为142万股,授予的激励对象为公司及子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或核心业务(技术)人员,合计32人。本次预留授予符合公司发展现状、未来战略规划以及企业人才团队建设需求等,有助于进一步调动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公司竞争力,进一步聚焦战略发展方向,推动经营目标稳步实现。近年来,公司围绕“致力于服务汽车全生命周期”的企业愿景,积极开拓汽车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各环节的业务,不断进行业务延伸,着力构建“汽车制造(汽车智能装备)—报废汽车拆解(循环装备)-动力电池回收-电池材料再制造”的产业链闭环。公司凭借在汽车行业及再生资源行业多年积累的行业资源及品牌优势,进一步为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赋能。公司整合利用现有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多方资源,高效协同,以创新的模式开展多元化业务合作,深化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多方共赢,为公司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司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22年江苏省创新型领军企业”,成功入选江苏省人才办、江苏省科厅“2022省科技副总项目”,公司还通过联合开发、技术成果转让、共建研发中心等多种合作模式,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一系列产学研项目,不断推动公司技术服务创新及优化,全面提升公司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公司始终坚持技术研发与工艺创新,报告期内公司设立天奇电池循环利用研究院,专业开展行业政策研究、市场调研分析、工艺和装备的改进和优化、电池回收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以及研究成果的市场化及产业化。目前,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技术实力及工艺水平具有一定领先优势,三元电池再生利用方面回收率、回收效率、产品品质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其中特别是电子级氧化钴、工业级氧化钴在细分市场中优势明显;同时,公司锂电池循环板块已具备国内领先的LFP电池全组分回收技术,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三元锂电池及磷酸铁锂电池再生利用技术并规模化量产的回收企业;此外,公司发挥智能装备领域的专业技术能力及生产实力,结合公司锂电池循环利用领域积累的行业经验及工艺水平,积极运用到新建的磷酸铁锂电池环保项目中,成功打造行业内首创的高端化、智能化、无人化、绿色化工厂。报告期内,公司锂电池循环板块三元锂电池再生利用扩产技改项目已建设完成并投产,磷酸铁锂回收处理项目也已建成,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目前,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已具备年处理10万吨废旧锂电池的生产规模(含5万吨三元电池及5万吨磷酸铁锂电池)。产能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有利于发挥公司技术、产品、客户、品牌和管理资源优势,发挥公司业务的整合及协同效应,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增强公司抵抗市场变化风险的能力,推动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响应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公司以成为专业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者为己任,围绕六大渠道(电池生产商、电池应用商,电池银行、社会资源回收商、汽车后市场服务商、互联网及电商平台)开展锂电池回收渠道布局:以服务深度融入电池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积极打造“服务+回收”体系;同步,深度绑定整车厂、电池厂共建锂电池回收循环利用产能,基于整车厂、电池厂的资源优势,输出公司装备技术及工艺、项目建设、生产管理等优势,共同打造锂电池全生命周期合作闭环,共建锂电池循环利用生态圈。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海外电池回收市场,深度绑定海外优势资源,加速合作项目的实际落地,形成具有天奇企业特色的、覆盖全球主要市场的锂电池服务及循环体系。公司充分利用民企结构扁平、机制灵活、决策迅速、执行高效的特点,强化企业精细化管理,高效率、高质量执行运营管理决策。在实际控制人洞察市场的战略把控能力及公司管理团队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公司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管理模式,保证了生产经营的有序运转、生产效率的持续提高和公司业务的适应性战略转型及优质、可持续发展。公司高度重视优秀管理团队的搭建和高精尖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不断完善、优化人才选拔机制,拓宽引才渠道,打造高效的管理运营团队。公司通过校企合作、师徒制、定期技能培训等方式培养高技艺职工队伍,通过股权激励、绩效奖励等多样化方式调动员工积极性、分享公司发展成果,通过专项培训、团建活动有效激发团队协作力和公司凝聚力,为公司生产经营和业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锂电池循环板块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上升89.24%,主要是子公司天奇金泰阁营收大幅增加所致,金泰阁受益于新能源行业高速快速发展,下游需求旺盛,产品售价上涨,营收规模实现大幅增加。锂电池循环板块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上升133.81%,主要系子公司天奇金泰阁本期销售量大幅增长,营业成本同步增长,三季度起锂电回收市场竞争激烈,采购价格因碳酸理价格上涨持续攀升,采购端供不应求,采购成本大幅提高所致。其他业务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46.03%,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下降56.25%,主要本期出售材料较上期大幅减少所致。分产品:智能装备板块中散料输送设备业务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32.40%,主要系市场经济下行下游客户经济效益不佳,订单交付期限推迟,项目完工进度低导致本期营收下降。分销售模式:销售商品类业务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上升31.74%,主要系锂电池循环板块营业收入增长,营业成本同步增长所致,三季度起锂电回收市场竞争激烈,采购价格因碳酸理价格上涨持续攀升,采购端供不应求,采购成本大幅提高所致。租赁业务成本较上年同期下降38.13%,主要系本期出租厂房的折旧成本减少所致。本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9,637.44万元,同比减少48,762.12万元,同比下降主要是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流不含票据收支,年末在手票据15,260万元;应收应付款项间资金错配19,371.99万元;金泰阁技改扩产完成,为保证生产原材料供应,原材料储备采购致现金流量流出增加23,581.92万元;因业务规模上升本期缴纳的各项税费增加10,278.19万元。报告期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7,544.77万元,同比减少27,642.84万元,大幅下降主要是本报告内新增对深圳乾泰股权投资5,436.87万元,中国诚通生态的股权投资3,021.45万元,以及金泰阁技改扩产项目等资产投入增加导致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现金流出增加14,657.59万元。本报告期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8,938.88万元,同比增加59,873.84万元,大幅上升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金泰阁技改扩产,为满足项目建设及日常经营资金需求,新增银行借款,其中金泰阁借款增加40,783.75万元,母公司借款增加29,407.74万元,另归还其他子公司借款11,775.00万元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公司2022年度实现净利润19,380.68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637.44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的之间产生一定偏离,其中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和计提折旧、摊销仅对净利润产生影响,不影响现金流;其他主要系限制性股票的摊销费用,不影响现金流,而财务费用支出属于筹资活动现金流,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收益主要是本报告期内公司股权处置收益增加所致,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故公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受存货金额增加的变动和经营性应收项目金额变动的影响,具体如下:(1)存货增加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29,875.30万元,主要是报告期内金泰阁技改扩产完成,为满足日常经营和产(2)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影响经营性现金流-50,540.65万元,主要是报告期内母公司应收账款增加22,722.05万元,系营收规模上升以及部分大项目回款账期拉长导致;重工应收账款增加10,31.88万元,系国内客户占比上升所致,重工与国内客户的结算周期一般是90天-120天,四季度国内客户发货吨位上升,应收账款增长是正常信用期内的应收账款。公司围绕“致力于服务汽车全生命周期”的企业愿景,继续深耕智能装备业务,并把锂电池循环业务作为核心发展业务,打造锂电池循环利用生态圈,立志成为全球智能制造与循环经济领域“技术先进、质量过硬、服务可靠、产业链完整”的产品与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以智能装备业务为主要发展业务,深耕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持续追踪国内外市场变化及客户需求;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加大新品研发及技术创新力度;深度融合大数据计算、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提供智能工厂全面系统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业务附加值。以锂电池循环业务为核心战略发展方向,持续提升工厂端能力,进一步提升工艺水平及产品品质,优化成本管理、提升产能利用率;破局海外市场电池回收业务,积极探索废料入关、海外建厂等实现路径,深度绑定海外优势资源,谋求海外锂电池循环领域合作共赢;持续开展锂电池回收体系建设,深度绑定多家头部资源,以独特创新的商业模式和综合服务能力,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形成具有天奇企业特色的锂电池服务及循环体系。深化子公司内部机制改革,鼓励子公司管理层入股,优化管理架构,强化运营职能,凝聚内部发展力量,并借助外部优势资源引入投资;强化内部精细化管理,通过技术迭代、工艺改善等多方并举持续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升整体经营效率;调整资产结构,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加快处置闲置低效资产,聚焦主业发展,全面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管理成本,全面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坚持“创新是企业发展、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始终把技术研发与工艺创新放在公司发展的重要位置。公司将重点围绕汽车智能装备、锂电池循环利用业务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追踪客户需求优化现有产品及服务,聚焦行业痛点、难点和重点,推进前瞻性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与创新;基于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天奇锂电技术研究院等研发平台优势,积极开展技术项目研发,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长期合作关系的建立,促进科研成功转化应用,增强公司技术优势,牢固企业发展的“护城河”。办好天奇研修院,结合外部专业力量和内部管理团队优势,强化人才梯队建设,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的方式,培养一批优秀的企业后备力量,建立健全核心员工激励机制,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努力提高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俄乌冲突、地缘政治、贸易摩擦、通货膨胀、能源危机等多因素叠加,国内及国际宏观经济面临诸多挑战。国际局势多变,市场需求疲软,一定程度上冲击公司相关产业链及供应链的正常运转,影响公司业务的稳定开展。面对宏观环境波动,公司将密切追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及行业发展趋势,加强与客户、供应商的合作沟通,持续技术创新、工艺改进,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优化资产运作效率,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循环产业备受关注,资本、人才高度聚集,行业洗牌与竞争加剧。公司重点发展的锂电池回收循环利用行业,大量的潜在竞争者通过项目投资、兼并收购、寻求合作联营等途径迅速切入,国内外整车厂、电池回收企业不断进行产能扩张,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推动行业洗牌,重塑行业竞争格局。公司将持续提升工厂端能力及工艺水平、加速扩产项目建设,提升规模效益并同步开展回收渠道建设,全面提升公司在锂电回收行业的综合竞争力。公司装备类业务主要原辅材料为废钢、生铁、树脂等大宗商品,原辅料价格受国际形势、国家政策等外部因素影响居高不下。公司通过加强对原辅料价格走势的分析、预判,进行中远期预判及调整采购策略;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内部挖潜、工艺优化,尽可能降低原辅料价格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原料为各类废旧锂电池(含电芯、极片、粉料),原料采购及产品销售价格均与市场价格联动,深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竞争环境、下游需求变化等因素影响,公司锂电池再生利用业务盈利情况存在不确定性。2022年碳酸锂价格大幅上涨,公司原料采购成本大幅增加,进入2023年后,以碳酸锂为首的金属价格持续下降。公司将进一步拓宽渠道,实施多元化采购方案,密切关注原材料的价格变动趋势,适时适量采购,保持合理库存;围绕六大渠道持续布局国内外锂电池回收业务,开展全方位、全产业链合作,形成前端服务+后端再生利用的盈利模式,提升公司抗风险能力及综合竞争力。公司装备类业务根据客户订单进行生产,业务合同金额普遍较大,产品执行及结算周期普遍较长,从而可能导致公司存在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金额较大的情形。公司对信用账期实施动态管理,及时督促客户进行验收并支付验收款项,落实责任主体,执行项目回款进度与激励挂钩,保证公司经营性活动现金流的正常运转;定期进行应收账款排查梳理,专人管理及跟踪,并依据需要采取仲裁、诉讼等法律途径收回;依据谨慎性原则,严格按照公司会计政策对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随着公司业务规模迅速扩张,公司员工人数及下属分支机构数量增多,公司及子公司经营管理及安全生产、环保管理的压力及风险增大。公司将积极完善管理体系,优化内部管理架构和业务流程,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进行内控体系建设,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及全面有效的薪酬管理及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Copyright © 2002-2025 南宫·NG28(中国)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