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NG28(中国)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行业资讯
关于燎原南宫NG·28(中国)官方网站机械厂的记忆片断
时间: 2024-10-22浏览次数:
 ng体育app下载8390,这是一个特殊年代的特殊代号,而她的正式名称是:江苏省国营燎原机械厂,上世纪七十年代广德境内著名的小三线军工企业,隶属江苏省国防工办,厂址位于原杨滩公社琳塘大队周家湾生产队和虞家头生产队、2公里左右的一条幽深的大山沟里。厂区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两部分,所有建筑均沿山沟而建。  8390厂是县团级机构,厂党委是厂里领导核心,各车间成立了党支部。建厂初期,军队系统派有专门的

  ng体育app下载8390,这是一个特殊年代的特殊代号,而她的正式名称是:江苏省国营燎原机械厂,上世纪七十年代广德境内著名的小三线军工企业,隶属江苏省国防工办,厂址位于原杨滩公社琳塘大队周家湾生产队和虞家头生产队、2公里左右的一条幽深的大山沟里。厂区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两部分,所有建筑均沿山沟而建。

  8390厂是县团级机构,厂党委是厂里领导核心,各车间成立了党支部。建厂初期,军队系统派有专门的军代表驻厂工作,厂建成投入生产后,军代表撤离。厂部设有党办、综合办、技术科、检验科、劳资科、设备科、供销科、保卫科、后勤科等二级机构,高峰期职工800多人,主要来自江苏省的无锡市和苏北,也有少数其他省份的人。该厂主要生产国防海底军用电缆,设有准备车间、金工车间、拉丝车间、成品车间等。职工医院、澡堂、食堂、电影院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这在那个时代非常“超前”,俨然是这山沟里独树一帜的“繁华世界”。

  在我的记忆中,8390厂一切都是很神奇很神秘:不仅自己厂区内通电,还无偿帮助我们大队所有生产队通了电,而那时候农村普遍点煤油灯;建起了从燎琳桥到虞家头的5公里水泥公路,在当时是广德全县为数不多的水泥村道,沿线还建造了几座水泥桥(那时候农村多是简易的木桥和竹子搭的桥),其中燎琳桥就是标志性工程,历经几十年山洪冲击,仍完好无损;厂里建了那个时代一般县城也少有的灯光球场,我们大队篮球队还经常和厂里篮球队开展比赛。

  当时我们所在的穷山沟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相差太远了。但是由于8390厂落户在这里,就给我们带来了观念上、生活设施上等等诸多改变。此外,8390厂在帮助杨滩公社兴建影剧院等重点项目中,不仅在物资上无偿支持,还专门派出工程师全程参与建设;特别是在原琳塘大队队办企业的发展中更是全力以赴,支持琳塘大队先后办起了造纸厂、螺丝厂等企业,较早地把初级工业的文明带到了我们这个地方,并帮助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使当年的琳塘大队,成为全公社乃至全县经济条件较好的几个大队之一,这里面8390厂做出了重要贡献。

  8390厂给了我终生难忘记忆的,还是那批来自江苏的同学,至今我依然还记得那几年的珍贵光阴。

  8390厂建厂之初的三年,职工子弟学校还未建起,而职工子女绝大多数都是随家庭从建厂初便搬到我们这山沟里来落户,为了解决小学生就读问题,厂党委和杨滩公社党委、琳塘大队党总支经过协商,决定适龄学生全部转到琳塘大队的梧溪小学、琳塘中学就读,因为梧溪小学琳塘中学离厂最近。

  在解决军工厂子弟短时间读书问题上,当时的杨滩公社党委和琳塘大队党总支顾全大局、全力支持,在当时农村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学校承载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当时琳塘中学是全公社仅有的两所队办初中之一),毫不犹豫地解决了军工子弟入学的燃眉之急。这段历史我之所以记得那么清晰,因为我父亲刘启华当时为杨滩公社党委委员、琳塘大队党总支书记,在公社党委的支持下,直接主抓和落实了这事。

  8390厂我的这批同学,转到我们梧溪小学就读的有我们同班三年级的,也有四、五年级的。当时小学是五年制。这批来自江苏的同学大多数小学毕业后,就和我们当地学生一起升入琳塘初中就读,也有少数的转到了厂职工子弟小学和无锡读书。我们在一起从小学到初中前后有四五年的时间,建立了深厚的同窗之谊,根本没有安徽、江苏的地域之分。江苏的同学在很短时间内就适应了我们这里的地域文化风俗,绝大部分都会讲一口纯正的“广德话”“杨滩话”,在交流上和当地学生一样。这既反映了这批当年来自大城市孩子很强的适应能力,也显示了我们广德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

  当年,这批来自江苏的同学在我们梧溪小学、琳塘中学读书也很不容易。那时,没有公交车、摩托电动车,连自行车也没有,他们(她们)平时早出晚归,上小学时每天来回要走3公里路,上初中时来回要走5公里多,也不存在有家长接送;而我们当地的学生离学校近,路也走得少一些。现在想想,这段难忘的上学时光,对我们当地同学来讲,也是人生路上的一次重要经历:在那特殊的年代他们的父辈作为军工战士,在我们这个大山沟里奉献着宝贵的青春年华。

  而我的江苏同学,作为军工人的后代,至今让我思念。这些同学的许多名字我还记得,有陈坚强、王国荣、惠文娟、郎溪霞、宋学芬等,其中陈坚强、王国荣从小学到初中同班,也是我最好的发小,宋学芬等几个同学高我们两个年级。我想,他们也一定会把当年“小三线”军工的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吧。

  2015年,我曾邀请这批同学来杨滩镇和四合乡小聚了一次。他们一边走一边看,共叙友情畅谈未来,讲得最多的几句话是:再回第二故乡广德杨滩,完全颠覆了他们儿时的印象、记忆中的感知,广德的变化让人震撼。杨滩未来前程似锦!


Copyright © 2002-2025 南宫·NG28(中国)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

沪ICP备17032437号